您的位置:首页 > 就业指导 > 就业时讯 > 正文
收藏到: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根源剖析与对策思考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8-25 伯纳汇才网 招聘 求职

就业时讯:http://www.bjzph.com/jyzd/jiuyeshixun/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根源剖析与对策思考

据统计,2009年,中国各类高校总数达2663所,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正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当年就业率约为68%。尽管国家有关部门精心谋划、密切协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并从个别现象演化为普遍现象,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2010年全国需要就业的历届和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在1000万以上。以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为例,仅招考13566人,报考人数超过104万人,选聘比达到空前的76.6∶1。对贫困地区的家庭而言,送孩子上四年大学要花费一个强壮劳力35年的纯收入。上千万的大学生特别是农村来的大学生耗费一家几十年的收入,毕业之后却面临失业的威胁,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而现实的社会问题。

  一、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高等教育体制根源 。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只是高等教育突出问题的表象,其根源在于我国教育体制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到了非下大气力改革创新不可的重要关头。事实上,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管理模式,乃至教育价值、教育方针的表达等等,基本都是在计划经济、阶级斗争时期形成的,没有摆脱前苏联的模式,也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升级更新过。具体说来,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缺陷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与决策机制缺陷。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是"高度集权,但权责不对称、责任缺失"的体制,其突出表现为:(1)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校办学定位、办学规模、招生人数、领导班子配备、经费拨付、学科与专业设置、学位授予权审批、科研课题立项、人员编制、工资水平、职称评定、资产处置、贷款额度等重大事项上拥有控制权,但并不接受决策质量与效果的考核评估,更没有责任追究机制,因而无人对决策失误的后果承担责任。在这种单向指挥链型的集权管理体制下,高校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无法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进行学科调整、专业设置、资源配置等重大决策,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毕业生"就业难"麻木不仁,或无能为力,绝不可能产生类似于企业产品滞销的危机感和有效应对措施,最终只能放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的蔓延;(2)外行当家、行政包办学术事务现象比较普遍,习惯于发文件、下通知、搞检查。始于2003年的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被舆论批评为"轰轰烈烈造声势,辛辛苦苦编数据,认认真真走过场",有形式主义、劳民伤财之嫌。在这种有缺陷的权责体制下,当出现大批量的人才培养质量缺陷而遭遇公众批评时,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管理层都会本能地推脱责任。

  2、领导体制与动力机制缺陷。其主要表现为:(1)教育系统官本位色彩过浓,各类高校被区分为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等不同的行政级别,教育资源配置和高校领导干部任用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种"官本位"的组织体制的制约,这种制度安排客观上妨碍了人才和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2)"一言堂"的官僚主义作风蔓延,"一刀切"的教学评估使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疲于应付,抑制了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创造力,使"唯上是从、墨守陈规"容易成为高校管理层的常态。(3)忽视社会需求,服务意识差、管理成本高、办事效率低、响应速度慢,社会抱怨多,公众满意度低。

  3、评价体制和人才质量缺陷。没有业绩考评的管理必然导致低效率现象的发生和蔓延。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还没有一套权威的业绩监督评价体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未能建立高校的投入产出分析与综合绩效评价体制,更没有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高校努力改善绩效,多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输出优质科研成果和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只是新闻媒体不断随机曝光一些高校的学生自杀、论文抄袭、道德越轨、学术造假、领导腐败案件等。《人民日报》2009年12月发表的《教育部直属高校近半数"高耗低产"》一文便是高校业绩缺陷的证明。据报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对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中的69所进行的绩效评估显示,近半数高校在2006--2008年3年间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业绩监督评价本来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份内职责,评价体制缺失的直接后果,是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低效和无效行为。

  此外,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质量保证机制、就业创业指导等具体环节,都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其最终结果,是高等教育的业绩迟迟未能培养出杰出创新人才、未能产生重量级的科研成果,高校的贡献和业绩无法得到出资人(主要是各级政府)和消费者(大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大学生"通过上大学得到一份称心的工作"的目标落空,最终导致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被严重削弱。

  二、诱发毕业生"就业难"的高校运行机制根源

  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的危机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表现,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出现总量和结构双重失衡,企业对毕业生素质不满意。这一结果与我国当前高校运行机制存在的各种缺陷和不足高度相关。具体来看,我国高校运行机制至少有以下缺陷在诱发毕业生"就业难":

  1、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缺陷。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高校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源主要是:(1)办学理念陈旧。突出表现为从高校领导层、教师到学生都习惯于以学科为本位,强调学科基础和专业条件,让学生一味适应学校,忽视社会的最新变化和实际需求,忽视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忽视社会需求,忽视学生的就业需求,忽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竞争观念、市场观念、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淡薄;(2)办学模式封闭。表现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接不畅,甚至存在隔阂,高校之间、校企之间资源无法共享,高校之间也总是互不往来、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机制,造成资源大量闲置与资源严重短缺并存,部分高校存在短期"功利"行为,不顾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盲目扩大招生,使得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减少,不利于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3)教学方式落后。沿袭前苏联的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以集中式的单向讲解为主,照本宣科,强调共性,要求死记硬背唯一答案,忽视实习实训环节,学生接触实际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学不到毕业后真正管用的东西,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偏离应用型人才的标准,实践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波士顿环球报》在《美国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应对就业后需要面对的各种实际问题",可谓"入木三分,击中要害"。由这种应试教育造成的毕业生职业技能低下,便是必然的结果。

  2、内部管理机制与结构缺陷。其具体表现在:(1)缺乏目标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体制僵化、行动迟钝、活力不足、效率不高、业绩不佳,投入产出不对称,出现大量资源浪费、管理低效和无效现象,令人痛心。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权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权都极其有限,无法对现有高等教育体制形成的受教育过程产生教育质量监督和信息反馈作用;(2)我们看到的表象是: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出现"人才过剩";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却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出现"人才紧缺"。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层都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迟钝、应对乏力。用人单位对专业设置没有话语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掌控着高校专业设置的审批权,却无需对大量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的后果负责,由此形成"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要",是"人才供给与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脱节,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定位与新增职位结构需要错位、自我调适能力差的后果;(3)高校自我封闭、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淘汰机制,普遍有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的冲动,导致结构趋同、特色不明,毕业生专业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结构错位,部分专业供过于求,部分专业人才难求。此外,地方院校、专科学校向本科院校看齐,本科院校盲目地升级、升格,造成专业设置趋同,以及地区结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类型结构不合理。

  3、专业与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要。毕业生"就业难"不是没岗位,而是人才与岗位不匹配。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下强调以学科基础为依据评估和设置专业,高校对市场需求信息反应迟钝,专业结构不合理,本、专科比例倒置,专业设置过细,毕业生知识面太窄,培养的人才门类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必修课太多,学生无法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更多的课程。课程内容空泛、讲授方式枯燥乏味,与职场中的实际需要脱节。学生急需的就业指导课、创业教育课开设不足或质量低下。此外,高校之间的专业结构严重趋同,特色优势不明,专业建设存在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现象。

  4、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队伍缺乏优胜劣汰机制,忽视终身学习、自我提高,习惯于"近课本、远市场"、"近理论、远操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习惯于因循守旧、更新缓慢,主动面向社会需求、研究和传授管用的"真功夫"方面动力不足,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能都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学生也无法学到真本领,当然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

  5、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匮乏。高校扩招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优质师资、办学经费等教育资源被摊薄,人才培养质量客观地出现了下降。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大多数高校质量意识淡薄,教师不对学生培养质量负责,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弱、社会评价好坏反应迟钝,对落后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教育质量均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和保障机制,导致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明显下降,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6、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缺乏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和大学治理结构的有效实现形式,离成熟的"现代大学制度"相距甚远;二是高校管理的过度行政化,在"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方面效果甚微;三是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教职工中依然存在显著的"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导致教师缺乏危机感,也没有不断更新知识的压力和动力,主要精力未用在教书育人上,互相抄袭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论文,产出没有转化价值的所谓科技成果,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四是缺乏目标管理的制度安排,忽视人才市场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在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评价、高校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评价,以及教育部门对政府的评价,更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

  7、就业创业指导不力。一是多数高校没能建立相对完善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禀赋的评估体系,就业指导工作远未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未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大学生培养方案,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系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二是忽视历届毕业生在重新就业、二次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未对毕业生初次就业及时提供贴心的后续跟踪服务,毕业生和家长对高校提供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普遍不高;三是以研究生扩招或留校科研等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必将造成全社会就业压力积聚并向研究生群体"转移"。许多大学生将就业目标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频频求职却多以失败而告终。

  三、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学生自身素质根源

  自身素质缺陷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主体根源。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失业与普通劳动者失业一样,属于正常现象。倘若我们进一步分析的话,为什么有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有些毕业生不仅能够得到多家用人单位的欢迎,而且起薪还高得令人羡慕呢?任何人如果长期在市场上找不到工作,只能证明自身的素质有差距、能力有问题,甚至人格有缺陷。毫无疑问,存在严重的自身素质缺陷是绝大多数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们的共同特征。我们认为,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自身素质缺陷包括:

  1、认知偏差。例如:职业生涯定位模糊、职业意识淡薄,惯于自我中心,择业时盲目清高、过于乐观,利他志向缺失、精英意识过强,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或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自身的综合素质缺陷没有客观的认识和对策,不了解人才市场行情,对市场上的某些用人需求信息缺乏对比和综合分析,就业期望偏离实际可能,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过高,自我定位偏离社会需求,求职过程中倾向于盲目自卑、消极等待,必然降低求职成功的把握。

  2、职业技能缺陷。多数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都存在严重的职业技能缺陷,远未为自己在目标岗位操业做好充分准备,出现诸如行业知识和经验不足,职业知识匮乏,职业技能不过硬,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不懂求职技巧,职业意识、职业观念、职业道德修养不足等问题,远未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的基本要求。他们在面试中很难对"你干过什么?"和"你能干什么?"之类的问题做出让面试官动心的回答,因为除了在校默默学习和应试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值得自豪的职业实践经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有的毕业生根本没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甚至连"你想干什么?"之类的简单提问都回答不了,实在让用人单位失望。

  3、个性心理品质缺陷。一是性格内向、封闭,情商(EQ)低下,不善于聆听和人际沟通,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差,只会做事不会做人,难以融入职场;二是意志力脆弱,逆境商(AQ)过低,心理承受力和自我控制力差,缺乏韧劲和毅力;三是纪律观念淡、团队意识弱,过于迷恋虚拟网络世界,缺乏必要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不懂得团队合作,责任意识淡薄,敬业与奉献精神不足,难以充当职场业务骨干;四是学习动机弱、学习速度慢、学习效率低、自主学习和学以致用能力差,抑制了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习得,缺乏利他能力和财富创造能力;五是心理品质不稳定、不健全,例如,入伍从军的毕业大学生被部队领导认为普遍存在四大矛盾:文化高与体质偏弱的矛盾,思想活跃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矛盾,个人意识强与团结协作意识差的矛盾,渴望成长进步与不愿吃苦耐劳的矛盾。

  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难,教育体制是外因,高校运行机制是内因,学生素质缺陷是主体原因。消除就业难现象必须多管齐下,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主体是变化的关键。

  我们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到了必须从旧体制的单项改造到加速实现根本转型的关键时刻;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实现转型";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多地强调学生自身和高校的责任,同时赋予其相应的自主权,并充分调动高校在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旦通过全方位的高等教育改革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成功转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难"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那将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四、对策思考--加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转型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高等教育改革与转型。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关键在于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以人为本",忽视了改革创新对高校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数量发展、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内涵建设之间的协调,忽视了教育体制、高校运行机制的稳定、发展与改革之间的"协调",忽视了高等教育职能发挥与人民群众期待、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协调,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因此,作为治本之策,我们必须下决心在高等教育领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转型。

  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要"大胆推进教育改革"。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是我们必须努力实现的基本目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教育卫生"列为八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首。2009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教育部宣布新老部长交替的干部大会上对教育部提出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便是"认真谋划明年的教育改革发展"。

  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求是导致"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作为"滞销产品""制造者"的高校,应当责无旁贷地全方位地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市场营销。高校运行机制改革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龙头和重心所在,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体制缺陷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大学生"就业难"只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缺陷的冰山一角,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历史关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找出制度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吴敬琏教授强调"制度重于技术"。事实上,制度的影响力远远胜过任何单一的个人。实证研究表明,一旦体制发生严重缺陷,便注定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低效后果的发生,而无论身处其中的人是多么才华出众。从制度学派和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绝不是优越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优秀的教育行政管理人才和合理的高校运行机制的产物。恰恰相反,因为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和高校运行机制都存在诸多"缺陷",才使得身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无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最终导致当代中国出现了全世界人数最多的"高校毕业生失业大军"。笔者认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加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彻底转型。具体可从以下九个方面入手:

  1、办学理念转型。要坚定不移地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列为高校的中心任务,确定"以就业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及"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地位、以特色和优势求生存,以质量和效益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就业本位,一切服务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将毕业生就业作为评价高校业绩的核心要素,增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

  2、办学模式转型。要尽快实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办学模式转轨。撤除围墙,加强校企合作,推行"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专业、校企联合开课程、企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创新举措,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训,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鼓励和支持企业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将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和社会服务的基地,鼓励企业直接参与课程设置和师资提供,构筑以人才需求带动人才培养的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

  3、教育教学方式转型。从"传统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由"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强调学生储存、积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转向"注重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强调学生检索、提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由"给学生以现成、唯一的标准答案"转向"倡导探索众多解决方案,进行选择与决策";由"注重学生单向、线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转向"注重学生多元、发散思维和综合创新能力的训练";由"强调学生知识记忆与判断能力"转向"赋予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和职业操作能力",由"强调模仿与继承,培养"应试型"、"知识型"人才"转向"强调应变、实践和创造,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鼓励高校走出象牙塔,理直气壮地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使学生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各类职业岗位的胜任者。

  4、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1)高校要适应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移的需要,以就业创业能力、综合素质提高和健康人格塑造为中心,高度重视职业态度、职业技能、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将目标从培养一流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转向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

  (2)要切实对学生的就业前途负责,着眼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确实把学习当成享受而不是负担,鼓励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帮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3)加强校际合作,建立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科研合作、教学及实验设施共享等机制,拓宽教学资源,使更多的大学生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教育,探索实现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有效实现途径,动员多方力量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

  5、专业与课程设置改革

  (1)以市场需求、就业率变化为依据,以区域、行业及岗位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做好学科、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调整,停招或减招就业无门的专业,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型专业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计划的弹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确保专业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要淡化专业、强化课程,通过课程调整来适应市场变化,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就业和创业指导课纳入必修课范围,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及诚信意识教育。

  (3)增加课程资源,面向实际工作需要,不断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开设更多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精品课程,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体系中加大职业教育的内涵,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举,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以便造就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造型人才。

  6、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创新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建立健全学校、院系、教师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7、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

  (1)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规范要求,鼓励教授们参与学术管理,处理好学术权和行政权的关系,扭转大学行政化倾向。

  (2)完善教代会制度,落实教职工对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充分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本领。

  (3)废除教师的铁饭碗,打破教授终身制,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推行全员聘任制,探索以"教分制"为重点的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教学质量、职业态度和水平贡献为依据的教师业绩考评与奖惩机制,提高优秀教师的薪酬福利水平,实现教师队伍的优胜劣汰。

  (4)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教学管理,实现教师自主选择岗位和课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建立学生对自己负责、教师对学生负责、行政管理部门为人才培养服务、高校对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负责的就业能力保障体系和完整责任链系统。

  8、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1)将毕业生就业作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逐步建立起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明确院系一把手的就业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就业工作的"指标"落实到位。

  (2)建立就业辅导员队伍,选拔优秀骨干承担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推行就业导师制,加强在校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意识指导、职业观念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做到集体指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指导与业余咨询相结合,学生指导与企业指导相结合,技巧指导与观念指导相结合,多渠道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强大的营销网络来推荐毕业生,加强就业供求信息的搜集、发布,在各目标区域设立有专门的就业办事处(人才推荐网点),免费向对口地区和企业发布毕业生信息,吸引用人单位进高校招聘人才,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沟通、面试和签约。

  (4)加强就业援助服务,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求职成本、提高求职成功率。提供毕业生人事代理服务,帮助毕业生办理人事档案管理、落户等手续。引导毕业生让社会选择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从基层干起,面向中小城市、中小企业求职就业。

  (5)建立健全大学生人才市场体制,加快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化进程,通过优化人才市场环境,来促进毕业生就业。

  9、加强和普及创业教育创业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益,因而是最积极和最高形态的就业。创业教育是创业实践的先导和基础,也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钥匙,更是国家、高校和个人投入产出比最高和"最合算"的投资。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严重不足,200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0,缩小这种差别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快普及创业教育。建议:

  (1)加大高校人力和政府财力投入,面向创业者和非创业者两类人群,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业教育的统筹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形成一个以高校为重点、覆盖全社会的创业教育培训体系,源源不断地为在校大学生传播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宣传创业政策、激发创业动机、培养创业人才、促进创业实践。

  (2)做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课程教材、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教育四大建设,尽快修订大学生培养方案,切实加强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实用技能的培养。坚持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完不成创业教育必修课程的学生不得毕业。

  (3)积极构建 "官产学研合作型创业教育培训新模式",充分整合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政策性资源,共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区,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持续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不断提高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总之,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消除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和高校运行机制的弊端,实现教育体制和高校运行机制的转型,通过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人民网

北京招聘会信息网招聘求职交流QQ群:171256398

求职点击注册免费找工作

企事业单位免费进入招人才

更多就业时讯请点击查询详细信息

举报错误信息请联系本站,并请说明详细情况。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热门职位搜索
关于本站 - 隐私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RSS订阅 - 京ICP备07007501号
Copyright©2006-2014 BJZP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招聘会 QQ:109304898
返回顶部